Search


有些人認為反核團體老是拿些「老資料」來作文章。但是只要是事實,資料老又有何妨,老歌新唱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有些人認為反核團體老是拿些「老資料」來作文章。但是只要是事實,資料老又有何妨,老歌新唱,資源回收,也是環保。

這裡有2張1988年3月8日在核一廠拍的照片,背景是當年3月5日立法委員趙少康提出緊急質詢,核一廠有輻射外洩,揭開了「詹如意事件」的序幕。我在聯合晚報當記者,趕到核一廠(在台北縣(新北市)石門十八王公廟旁),進行現場採訪。

原來詹如意是核一廠的保健物理工程師,因為負責冷凝銅管除污工作,發生心包膜囊腫,懷疑是石綿粉塵加輻射所引起。(詳細故事可參考《核能馬戲班》https://docs.google.com/…/d/0B4csKcy7jGqnX0ZYbTM2RU9nc…/edit 可線上閱讀或下載)

這些冷凝銅管原來是核一廠1、2號機的海水、反應爐水熱交換的銅管,共有8萬多支,內部因為是反應爐水流通,外部是冷卻海水,所以核一廠運轉近10年,冷凝銅管已受輻射活化,或是爐心輻射物質進入銅管的「肉」面。

核一廠以公務預算除污,主要目的是除污後達到「法定安全劑量」後賣出廠,當資源回收。但是這已違反了輻射防護的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 (ALARA)的原則,除了詹如意本人受到輻射與石綿粉塵傷害外,環境中的輻射污染也十分嚴重。

為了屈屈幾萬元的廢銅作員工福利金,花了更多的除污費(這是公家出的),不敷成本,但這是台電核電部門典型的問題,到後來一直追核電廠輻射廢料去向,直到爆發民生別墅等輻射屋問題,全台輻射屋不知多少。而台電推得一乾二淨。

當年聯晚的主管與台電交情良好,台電作了不少工作,主管質疑我的報導,當時我還是個二十多歲的小記者,3月8日我乾脆邀請了幾位教授去核一廠現場現勘,所以第一張照片內的四人,自左至右為清華大學核工系教授蔡春鴻(是的,他就是現任原能會主委),台電核一廠廠長鄭安弘(當年他隱瞞許多事實真相,後來升為台電核發處長、副總經理,現已退休),東海大學林俊義教授(後來是環保署署長,他的名言最近很多人引用:「反核就是反獨裁」),以及清華大學王天戈教授(久未連絡,應該仍在清大)。

我用這幾位教授的現勘,增加我的報導的可信度。另一張照片,是當時的現場,相當簡陋而不合法規要求。

這些核能管制與輻射防護問題,到底台電改善多少?天知道。我在1994、1995年擔任經濟部核能安全文化委員時,一再要求三座核電廠必須完全依照程序書執行,但當時也只能到核電廠聽簡報,無法真正落實下去。去年去四座核電廠,發現在低階核廢料減容方面,都沒有輻射總量管制,如果沒有輻射的總量管制,還是以「達到國家安全標準」為最高要求,當然台灣雖未發生「正式的核災」,但許多地方的輻射比日本福島的輻射區還高,這也是劉黎兒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。

希望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能夠請馬總統授權,好好追查下去,給國人一個明確的交待。

我拿出25年前的照片,除了顯示我的年齡外,更重要的是這些問題沒有解決啊!


Tags:

About author
歡迎爸爸叔叔阿姨小朋友都一起加入監督核電廠的行列喔!
我們是一群關心孩子未來的媽媽們,要求:1. 台電公開所有真實狀況與數據,接受社會監督。2. 凡有危險疑慮之核電廠皆不應運作,包括核四廠。3. 檢討並研擬新能源政策。4. 妥善處理核廢。
View all posts